卓诚资讯
资讯详情
加快市场化体制改革,或是中国棉花的出路所在?
- 分类:行业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8-06
- 访问量:20
加快市场化体制改革,或是中国棉花的出路所在?
2016年8月3日,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记者特约采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孙淮滨先生,从行业的角度深度剖析当下棉花问题。
背景
今年3月至今,国内棉花价格陡然爬升,期货价飙涨近70%,市场均价每吨也增加超过3000元。成本高,商品价格提不上来,让很多纺织企业面临亏本生产的局面。在棉价起伏不定的大环境下,部分企业选择以放假或关厂的形式暂停生产。
7月26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的消息显示,内地标准级皮棉销售均价12596元/吨,环比上涨1.6%;新疆标准级皮棉销售均价12260元/吨,与上月基本持平;郑州棉花期货合约结算价13154元/吨,环比上涨4.7%;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电子撮合交易合同均价12925元/吨,环比上涨7.3%。
数据表明,过去三个月市场对储备棉如饥似渴,累计成交已经超过160万吨。有消息称,由于需求十分迫切,此次轮出将会延长一个月的时间,成交总量可能达到220万吨以上。
就当下情况,对于企业来说,棉花供不应求。新棉还未收、老棉在国库、进口棉花受配额管制;而从国家层面来看,之前积累下的国储棉库存已经超过一千万吨,相当于国家棉消费两年的数量,同时,为响应供给侧改革“去库存”,有关部门采取国储棉“放储政策”。
现状
国家于2016年4月15日发布了国家储备棉轮换公告,其中有两点需要关注:
1、正常情况下每日储备棉挂牌销售数量不超过5万吨。
2、如一段时期内国内外市场价格出现明显快速上涨,储备棉竞价销售成交率一周有三日以上超过70%,将适当加大挂牌销售数量。
2016年5月3日国家储备棉开始正式投放,到7月中下旬投放将近150万吨,实际每日的挂牌量(投放量)小于达到5万吨,甚至低于3万吨,但其成交率很高,一般为97%~98%,甚至达到100%。这说明国储棉的投放仍然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即投放量不足。
因此短期的缺口,导致竞拍价越来越高,同时棉花现价越来越高,期货价也随之快速提升。商业炒作的趁机加入,使得国内棉花现价短期内每吨提升了2700余元,期货价提升5000余元。
对于棉企来说,最怕的是棉价短期内快速上涨和回落,尤其是上涨。因为棉价的快速上涨令纱、布等价格无法快速响应,使得企业尤其中小企业无法应对棉价提高带来的成本压力,企业生产越多损失越多,最终只能通过减产停产止损。
原因
导致当前棉花问题的根本原因为:国储棉投放不足。
1、国棉收储时大量吃进、检验不严格导致质量没有保障,现在放储时国家加大公检力度,包包检验势必加大了公检工作的强度和难度,出库数量少,企业即使通过了竞拍也不能及时拿到棉花,导致供需缺口。
2、商业炒作的机会出现,非生产性企业同棉企一同参与竞拍,出现囤货、加价,导致价格短期内突进。
建议
A.增加投放量,达到符合公告的5万吨:.加快公检,充分利用各方面检验资源,加快公检效率,增加出库量。
B.限制非生产型企业和公司参与棉花竞拍
C.增发配额,用进口棉弥补国内棉花缺口,平抑国内棉花价格。
结论
加快市场化体制改革,是中国棉花的出路所在!
推荐产品